今年的農曆年比較早,一月二十四就除夕夜了,剛好也比較冷一點,更有過節的氣氛!
今年除夕不能免俗地還是有我們家的傳統——火鍋!火鍋料一定要有茼蒿、蛋餃、鳥蛋、豆腐、肉片、玉米和各類菇菇及丸子還有其他想吃的台灣特有的火鍋料!早上陪媽咪一起去傳統市場採購要拜拜和過年要吃的雞肉、鵝肉、各式ㄍㄟˇ仔和新鮮蔬果,市場人聲鼎沸,我和媽咪手上大包小包穿梭在市場的狹小走道中,我看著媽咪問完這個攤販價錢,接著再前往另一個攤販問商品,她都記得哪個攤販的特色是什麼,蔬菜要跟誰買,肉類要跟誰買,水果要去哪買,誰的價錢比較合理, 拉著我這隻繞來繞去 ,真的像隻忙碌採蜜的蜜蜂。真的很佩服媽咪這個部分的記性,也很佩服所有婆婆媽媽們矯健的身手還有勇敢衝鋒陷陣的精神啊!只是在市場忙碌穿梭於各個攤販採買的不知為何大多是女性,只能說女性真偉大!
中午照例拜拜完畢祈願家人出入平安,下午全家就前往超市採購其他的火鍋料還有我們愛吃的餅乾飲料,過年家裡總會擺一些點心,可以跟家人一起吃或是招待客人,聊天看電視,一邊配些小東西也是過年的一幅景象。採購是我和老弟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基本上都是採購我們愛吃的食物,我們互相討論什麼好吃,要買什麼或是挑伴手禮也是我很喜歡的事情。老爸基本上都是鼓吹我們消費的角色,雖然是他要買單,可是他還是樂在其中,就算因此被老媽唸,他也還是很開心看我們挑食物,在這個特別的節日,他不大想算數學。
我很喜歡過年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的氣氛和感覺,雖然長大以後只會領到一包紅包,不過我更珍惜這唯一的一包,如果每年都有拿到,代表父親是健康的。初二回鄉下可以遇到的人變少,也不能像小時候一樣瘋狂跑跳,大部分還是聊彼此的生活為主,也是這就是年齡所伴隨的改變吧!每次見面總會有:「啊!又要少見一次面啦!」這樣的感嘆。尤其是見到老人家,比如這次初三去跟姑婆拜年就有這樣的感覺。看著爸媽日益增加的白髮也有這樣的感慨……
不過過年還是最長的假,ㄟ 不是啦,是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也有很多好吃的食物,最有家的味道,是可以吵吵鬧鬧卻還是和和氣氣的節日,所以我還是最愛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