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手

「你看,這裡又瘀青了。」我比著自己的手背跟先生說。先生一臉疑惑地問:「怎麼受傷啊!」「嗯……清理椅子的時候受傷的,哈哈!」我看著之前還沒好的割傷說道。

我常常跟先生開玩笑說,可惜我不能申請工傷,當媽媽以後,發現常常出現一些不知道何時冒出來的傷痕。我有時候看著自己的手,就會啞然失笑,想著自己以前也常常發現媽媽的手多了一些傷痕,也問她:「妳怎麼又受傷了?」仔細想想,有時候是因為準備食物的時候不小心割到;煮菜的時候不小心燙到;有時候則是因為清理他的椅子;有時候是因為他長牙,用利牙咬了媽媽;有時候則是自己不小心……。就這樣不經意地,雙手多了許多傷痕。讓我想到了媽媽的手也常常有很多傷痕,媽媽以前一定也跟我一樣吧!也不是自己願意的啊!

又有的時候,放鬆下來的時候不經意地看了自己的手,想說「唉呀!應該要來抹護手霜。」因為常要清洗瓶瓶罐罐,或是整理家務,手不知不覺也有些乾燥和出現許多細紋。雖然不是沒有護手霜,但是只有睡前比較有可能抹,只是睡前終於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東西,常常一不注意就忘記抹,就讓日常生活在雙手刻下了痕跡,想到媽媽的手也是如此,有時候也是看著覺得心疼,長大之後即使給她護手霜,但她也常常說懶得抹,但是我還是很喜歡牽媽媽的手。媽媽的手心總是細細柔柔的,溫潤又溫暖。想一想,我的媽媽一樣沒有一雙大手,手腕也不粗,但誰知道這樣一雙手,含辛茹苦將我養大成人,頂住了多少事情呢?常言道:「為母則強」,我想母親就是這樣溫柔但又強悍,這樣的一雙勤懇的手牽著我們走過了多少路?帶著我們東奔西跑不知多少?陪伴了我們的幼年時光,教會了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煮了多少好吃的食物給嗷嗷待哺的我呢?

媽媽的手,不像爸爸厚實,但是總是牢牢牽著我們小小的雙手,深怕我們受傷,就像現在的我,也是緊緊牽著孩子細嫩的小手。媽媽的手,就像母親對孩子的愛,也這樣傳承下來,歲月刻劃在雙手細小小的紋路,還有傷了又好,好了會再傷的小小傷痕裡。

家母、母親和吾兒

家裡的小小孩已經沒有小寶寶的模樣了,現在滿周歲的他已經從爬行變成走路,走得越來越好,有時候甚至會用跑的。看著他逐漸長大的活潑模樣,心裡很是欣慰,但也感到當母親的責任越來越重。

家母看到他吃飯遇到亂流,會哭鬧、會撇頭、會挑食物、硬要吃一樣的食物的時候,總會說:「把他賣掉好了。」我聽了都哈哈大笑,媽媽當然是開玩笑的,但是我也能理解媽媽的意思,畢竟我也是她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感到疲倦或是花費這麼多的心力,難免覺得不捨,也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會想到這層。孩子現在常常需要我的注意,因為當他用像醉漢般地走路姿態,像企鵝一樣搖搖晃晃地小跑步,我總要留意他的周遭有沒有什麼危險。母親是責任也是義務,說實在是比一般人口中的工作還累,常常工時超過8小時,周末也要上工,要知道許多廣泛的「知識」,要照顧他的身心……個人真的覺得母親真的可以堪稱是一項工作了,所以每次我如果看到有人問職業,就會想母親能不能算?顯然有的可以,職稱是家管。如果有人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我就很想問他/她知不知道母親這個角色要做哪些事情呢?只可惜這個頭銜不能放到履歷表就是了。欣慰的是先生工作之餘還是會分擔照顧的責任,讓我也可以忙裡偷閒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調劑身心,有個神隊友還是有差的。😊

我的母親也是家管,但是因為家庭經濟因素,媽媽雖然辭掉外面的工作全心照顧我們,但還是有接家庭代工,現在家庭代工也式微了,我現在還記得當我們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幫忙媽媽貼標籤或幫忙把做好的貨物拿到外面放好、疊好的情景,也記得那位老闆開著小貨車,我們前去應門的時候,還有幫忙點薪資看看有沒有問題的時候(笑)。也記得有時候遇到節日老闆會給一些伴手禮。媽媽她一直很感嘆她的小時候因為家庭因素,農業社會又身為長女的她需要扛起許多家庭責任,所以沒能讓她有機會一展長才,繼續進修,到外地工作,因此一直很在意我是否跟她走上一樣的路。我很感激爸爸媽媽沒有重男輕女,反而是很認真地栽培我。也因為如此,每當她或爸爸開始擔憂我的工作時,我總是感到很抱歉,即使家父離世,家母有時候提起也會擔心我的職涯。雖然我一直安慰她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也明白那是出自於母親對女兒的疼愛。

最近,吾兒也開始牙牙學語,指著照片問他:「阿嬤在哪裡?」「媽媽在哪裡?」他會咯咯笑,也會用他的小小手指指出來(看心情?)。有時候也會突然以很清晰的語調和聲音說:「媽媽」,我總會開玩笑地說:「你是要mum mum還是要媽媽?」他有時候也是笑嘻嘻地跑走但是又跑回來,我總會想說可能知道肚子餓要找媽媽,所以對他來講都很像吧?有了孩子以後當然也越來越能體會到家母的心情,每次跟她視訊也總覺得她的白髮、皺紋越來越清楚,雖然她似乎逐漸走出喪夫的陰霾,但也時不時會流露出想念的心情。歲月催人老,我明白一個世代接著一個世代的傳承,也明白各有各的選擇(上次看到換日線有人提到接母親過去住,五味雜陳,但應為另一篇了),但難免感嘆歲月催人老,也唯恐盡孝的機會不多,所以總是希望能為她做什麼。但是就像她說的:我們沒有什麼能為她做的。

親情,是責任是義務是依附,諸多情感夾雜成的愛❤️,構成了家人的存在。對上一代、伴侶和下一代的情感總是參雜在許多決定裡。沒辦法回頭,也沒什麼後悔好說,只盼抓住每個可以讓母親也展露笑言的機會,小寶貝純真的笑顏,映在我有時若有所思的瞳孔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