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小小多山的國家

我那小小多山,四面環海的國家,是遊子心裡的牽掛。

每次投票,尤其是非常重要的元首和立委選舉,我都會盡量參與——即使後來在海外也一樣。原因無他,只因為我覺得很重要(不只說三遍)。即使花不少錢,忍受長途旅行的辛苦飛回臺灣,我都覺得很值得,因為那是我的國家,我會覺得自己的一票和他人的每一票合起來有可能帶來改變的契機。所以之前如果看到有人說海外回來投票的有收到錢我都蠻生氣的,怎麼不給我?我一次都沒收到錢啊!花自己的錢我覺得很可以,可以拜訪親友,可以吃吃美食,可以看看風景,可以跟伴侶和孩子介紹故土種種風情,我不需要拿錢,我珍惜投票的機會,覺得那是我可以做到的,何樂而不為?

然而,我不得不說,最近有許多事情真的讓我感到很憂心。多到我不知道從哪件開始說起,要說的話,從更早的選舉結果就覺得很憂心。你可能想說一定是因為有什麼政治傾向,可是我必須要說,不是因為什麼政治傾向,而是因為某一方腐敗到無藥醫,所以真的很傻眼,不知今夕是何夕。你看看最近許多人物的脫序發言和行為,實在讓人搖頭嘆息,為臺灣的民主感到憂慮,但是更早以前我就已經搖頭嘆息到翻白眼,因為我實在不懂,那些弊案纏身,謊話連篇,毫無建樹的人為何可以當選呢?是因為被洗腦了,還是看不清真相?再看看最近的花蓮地方政府在堰塞湖事件的表現,我不禁覺得地方自治真的是虛設了,這些人是不是要再重唸地方自治的相關法條?你不能只要權力但不要責任啊!也不能只要求享有權利卻不盡自己的義務啊!這樣我們設中央、地方是設心酸的嗎?就像孩子長大成人了,結果什麼都要怪父母,什麼事都要父母扛,這樣說得過去嗎?

再來是媒體的部分,老實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要學會「媒體識讀」。最近我剛好又再看了一次阿湯哥的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覺得其實電影裡面講的早已在日常生活發生,只是很多人沒有自覺,或者也不想了解。即使你不是資訊或新聞傳播相關科系,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天你都會從不同的管道接觸到資訊,你可能不以為意消息來源是什麼,也不想動腦筋想想是否合邏輯(因為太累了,就像很多被詐騙的還是只會怪別人);你可能也懶得動手查真偽——雖然你可以去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或其他平台綜合比較(再次地,你覺得太麻煩,覺得都是別人的責任)。就這樣,你一點一滴地接受,逐漸喪失判斷的能力,就像溫水煮青蛙,等你發現已經太晚,或是你也不想發現,因為你已經不知不覺就接受並被改變了。我覺得這正是最可怕的地方,真假分不清,敵友搞不懂,你也不想了解。因為改變一些習慣是可怕的,乖乖受控比較簡單。

曾經有人聽到我要投票的時候說:「沒什麼好投的,都爛蘋果,選不出來。」我回:「這就像你肚子餓了,一定要選一顆吃,仔細挑總是有還能吃的。都不選,就餓肚子吧!」再次地,誠摯地希望我那小小多山又環海的國家可以平平安安、長長久久的民主繁榮,讓遊子永遠有個溫暖的家可以回去,在心裡永遠有個自己熟悉的所在。

擔憂

我很少有政治相關的文章,不是因為我不關心政治,而是因為通常毋須發表,比我還會說會寫得多的是。政治是眾人之事,所以無論你喜不喜歡,它就是跟你息息相關,除非你住在無人島。每次聽到有人說○○○議題應該和政治切割,我心裡都覺得好笑,覺得真的是這樣單純就好。但是最近看到許多讓我感到擔憂的新聞,還是忍不住要發聲。

公式算錯說明了根本就沒做功課,尸位素餐真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只檢討別人不檢討自己更是要不得。做錯事本來就要承擔責任,敢作敢當,我們是這樣被教導的,可是看看現在的在野黨,真的是亂七八糟,做錯了還可以講話這麼大聲,還真是臉皮厚到子彈打不穿了,再次印證了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這句話。各人造業各人擔,怪東怪西實在厚顏無恥。因此,我也不覺得我們需要幫人承擔責任,既然不是自己的錯,為何不能大聲地說出來?我不覺得執政黨這個時候有必要溫良恭儉讓,相反地,應該要好好說明立場,讓大家直接了解問題所在,並好好指正對方的錯誤,對方該扛的自己扛。我們是民主國家,當然依法行政,難道會是人治,想怎樣就怎樣嗎?如果做對的一方,態度不用氣勢凌人,但我們可以理直氣和地說明,何必委屈?更何況,有很多人也不是你委屈就能求全,要知道有很多只會吃人夠夠,軟土深掘而已。我覺得承擔責任要有勇氣,但指正別人也需要勇氣的。但是,我看到的是做錯事的反而理直氣壯,講話很大聲,沒做錯的一方卻唯唯諾諾,像小媳婦一般,立場簡直反了,覺得到底人們還能否分辨對錯?還有沒有是非曲直啊?我知道這世道本來就不是一定好人有好報的童話故事,你看有很多惡人還是活得逍遙自在,萬壽無疆,因此,我一直覺得做好做壞都是個人的選擇。那麼,如果做對的事又為何要委屈

這些並不是跟政治立場有關,我覺得是身為一個政治人物,甚至是公眾人物應該要有的態度。事實上,就算不是公眾人物,這樣的態度才會給自己立場。這些態度會影響別人怎麼看你,也許別人怎麼看你不是很重要,但是我們還是需要這些正確的態度,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處事原則,公眾人物也給他人帶來正向的影響力。但現在這些人的態度,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想著這樣一齣爛戲何時落幕?何時大家學到教訓,眼睛能睜亮些?何時臺灣才能繼續向前呢?

珍重 再見

以前和爸媽及弟弟的涼山瀑布遊

又是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又是道了再見,心裡充滿不捨的時候。回到了美國,覺得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

每次倒數回臺灣的日子都覺得時間過好慢,但是倒數回美國的日子就覺得時光匆匆。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是因為臺灣是我成長的地方,是我的故土,有我的故人,有我熟悉的角落,有許多我愛的事物,包括我愛吃的食物和母親煮的菜。所以即使兩邊都有我牽掛的家人,但是育我的臺灣還是略勝一籌,因此每次都很感嘆待的時間不能再更長些。

這次回去多了一個家族成員,小熊熊很開心地和哥哥相見歡,我看了也很開心。已經可以溝通的哥哥很喜歡抱弟弟,後來弟弟也很喜歡抱哥哥,我們都覺得很有趣,雖然兩兄弟總是ㄚ來ㄚ去的溝通,但相信等弟弟也能講話後就更能嘰嘰喳喳的了,暫時委屈哥哥總是無法聽到弟弟叫他一聲哥哥了。哥哥也很喜歡抱弟弟,雖然小熊熊似乎還好,常常會想落跑的樣子,但有時候也會把哥哥抱緊處理,看著兩兄弟互動就覺得還好有帶他一起回來。這次也跟一些人相聚歡,甚至終於和大學好友相見,真的是很不容易,不管是親朋好友還是老師,當然,尤其是很辛苦幫忙看照小熊熊的母親。有機會和媽媽及弟弟一家、朋友一起到處走走也是很幸福的事情,不管是拉拉山、嘉義露營區初體驗、日月潭還是台東熱氣球繫留光雕初體驗,藍皮解憂號之旅都是美好的回憶。儘管過程有爭執,還是充滿了感謝,不管是辛苦開車的朋友、駕駛或是遇到的不同旅人,也辛苦先生頂著更為悶熱潮濕的夏季陪同,還好看到那些美麗的風景,和家人朋友一起的歡聚時刻,一切都值得了。回臺灣對我而言,不是只是關乎對父親的承諾,而是對自己的承諾,我希望可以有這樣的能力和機會回去的,雖然我也知道母親的擔憂,但在臺灣的任何時光,不管是小到待在家、一家騎腳踏車到公園晃(還好有弟弟提供的親子腳踏車和三輪車)、吃東西逛市場、逛一下便利商店或賣場,或是遠到會暈車的拉拉山,都是值得珍惜的時光。

多了一隻小熊熊坐飛機,甚至是其他交通工具,是真的比較累。因為要考慮的事情更多了,也要準備更多小熊熊的東西,也意味著屬於自己的行李廂空間也變小了。排行程也不能隨心所欲,有一些活動也是只能忍痛放棄。但小熊熊小小年紀就要調差距這麼多的時差,而且還要調兩次,實在是不容易。在飛機上儘管有哭鬧(想睡睡不著為主)或是頑皮的時候,但多數時候其實也只是在睡覺或是想跟其他旅客打招呼或是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的點心,坐久了沒耐心也很正常,所以只要他沒太過分,我還是讓他可以在椅子上跳一跳看看其他乘客。只是他都沒吃到屬於自己的飛機餐,不是在睡就是不餓,只好都進了父母的肚子。主餐漢附餐只好都吃我們準備的旅行隨手餐,EVA兒童餐其實不會太差,就是簡單的稀飯、水果泥、蔬菜馬鈴薯泥。另外,也有送小朋友東西,像是可變恐龍蛋玩具和小背包。後來想想也還好有打電話預訂掛籃(但之後可能塞不下就要買座位票或是坐大腿的位置。抖~~),至少當小熊熊睡覺的時候我們大人也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到達目的地之後的調時差對大人而言已屬不易,更何況是對小熊熊,所以對於他到達目的地之後前三天的半夜醒來三、四個小時也只能陪著他,肚子餓也要給他吃點東西。好在大概大人經歷一個星期的睡眠不足後,通常他都可以調回原本的作息時間。

可愛的小熊熊總是招來很多友善好奇的眼光,有時候也有一些交談,可以說是最佳外交大使,通常也都笑瞇瞇地跟人揮手,有時候有回應他會很開心,沒有的時候有點失落。有次遇到怪人突襲摸他我們真的都嚇到,過海關的時候有他倒是很順利,海關大概也怕幼兒哭鬧,哈哈哈!希望小熊熊一直都能保有赤子之心,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同的人,有光明也有黑暗,希望他一直都保有黑暗中的星光,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下次就可以叫人了,想必會有更多驚喜,希望我愛的和愛我的人都能平安健康,期待下次的相聚,就算每次相聚後都要再分離,也是好好生活,如此才能在交會的時候再次把握當下。

打完這篇文章的時候回美大概第五天了,臺灣也快要父親節,想到了最親愛的爸爸。這次回去一樣也有去看他,覺得如果爸爸也能看到小熊熊就好了。可惜小熊熊還太小不能一起去,但是相信爸爸一定也很開心他是個健康快樂的孩子吧!親愛的爸爸,希望你在那邊也都好,我們一樣下次見喔!請你也要保佑親愛的媽媽平安健康,你知道的,她總是有很多憂愁藏在心裡,我知道她其實很想你,就跟我們一樣,但是她也很努力,只是有時也不知該說她豁達還是悲觀,總是有些擔心,不過她也只會跟你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