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我來了!I’m coming, Taiwan!

經過了整整快兩年,終於要再次踏上自己熟悉的土地啦!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疫情其實還沒完全消弭,但是我覺得要讓病毒完全消失應該是不大可能了,病毒大概就是會一直變異,然後人類就是要與之和平共存。台灣的邊境是慢慢解封,所以這次回去我還是要再隔離3+4,只是不必搭機前持2日內PCR報告。但是也要完成入境檢疫系統申報,到機場還是要做採檢,接著搭防疫專車到隔離處所,希望這一切都很順利,不會折騰太久——尤其是經過長途旅行。就算我在飛機上可以睡覺,但經過兩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是可以好好睡覺調時差(希望還是有這個令人稱羨的能力 XD)。但至少隔離處所我不用太擔心,感謝哥哥和阿姨、姨丈的幫忙,讓我至少免去訂房之類的瑣事!經過這兩年,有些事情會變,有些事情不會變。這次回去最主要當然就是陪陪我最親愛的爸媽和弟弟了,還有找我的摯友,和親人一起過傳統農曆年,讓先生可以體會我們傳統的農曆年。雖然不知道是否還是有許多有趣的傳統,但畢竟是大節日之一,希望可以讓他也了解台灣的一些節日文化,只是他不能領壓歲錢(大笑)。

但因為疫情環伺,在公共場合、飛機上其實還是要多加注意。上次從Lake Tahoe回來,也不過是搭了短程飛機,結果回來之後我家那隻得了感冒,他好了以後換我,而且我還是得流感= =……好吧!至少不是covid19,但是為什麼、為什麼在夏天得到流感?不知道,只能推測可能飛機上或是在那時某地得到,潛伏幾天後出現症狀這樣,就算有戴口罩、酒精當然不能百分百保證,但還是只能盡力準備避免。還好,現在已經大致康復了,只能希望有足夠的抗體,身體免疫力良好,一切順利了!我親愛的爸爸也完成這個階段的放療了,上次看至少是有控制住,下周要再看一次結果,希望親愛的爸爸治療順利!幾乎每次都陪同的媽媽也可以比較放心,你們辛苦了!我雖然沒甚麼其他新鮮事,但也希望其他接著要處理的事情都能好好完成,這樣爸媽也不用掛心。

我家那隻是個很獨立的人,所以我並不擔心。我們會每天聯繫,就像以前一樣,就像我跟爸媽一樣,然後在台灣見。這邊的家人也能理解我的思鄉掛念之情,所以也都希望我一切順利,也都願意幫忙,也謝謝他們的理解和祝福。經過快兩年的時間,故鄉不知又有多少變化?希望是好的變化,哈哈!爸媽的頭髮越來越白,希望他們還是能繼續保持好身體,才能好好享受人生。弟弟也已經成家立業,希望他也是一切平安順利!

再會啦!

尊重和體貼

之前就很想發表一下旅居國外的相關想法,最近看到一些相關的文章,像是喬安在換日線發表的「我住國外欠你了?」一文,也是讓我心有戚戚焉。

相對來說,我是比較幸運的,我沒有很誇張的親友,也沒有收過朋友很誇張的要求,大概是因為個性對於親疏分得很清楚,所以我沒有什麼朋友(認真)。我稱為朋友的,就真的是彼此都很珍惜跟對方的緣分,也維持長久的友誼,平常也會保持聯絡,而不是需要工具人才講話。四海之內可以皆兄弟,但可能無法稱為真正的朋友。以前,不管親疏遠近的親戚朋友,我可能還是一概幫忙;現在,我已經看比較開了,死豬不怕滾水燙,該說不就說不,該刪就刪,不爽也只能由他去。其實,追根究柢就只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體貼」。雖然大家都知道這點,但其實要求別人的時候就容易忘了這點,尤其是親戚。

我想大部分在國外的遊子,其實心底都給自己的故鄉留一個位置,那個位置有自己熟悉的台灣親友,有自己珍惜懷念的一切,因為生活再怎麼平安順利,逢年過節總是感到有些寂寞孤單。念在那些情分,收到台灣親友的任務時都會盡量使命必達,雖然機票貴、舟車勞頓,行李箱空間有限,大部分若是舉手之勞也沒什麼。畢竟,大家多久才有機會見一次面呢?下次見面又是什麼時候?甚至,自己也會想帶一些小東西回去分享給重視的親友。但是,國外生活其實不容易,通膨不是只有台灣有,以美國為例,通膨也是很嚴重,食物、油價、房價等民生用品也是都在漲,除非你是大富翁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大家都是為著生活努力。雖然不用流浪街頭,但可能也還是身揹貸款,只是你的收入足以負擔,所以可以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但也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的揮霍。要知道,人家也是努力賺錢、存錢或是省錢,然後盡到自己的責任,國外的薪資雖然看起來是比較高,但也是要看行業,另外就是要考量到支出,你總是要吃飯的,生活的壓力在哪裡都一樣。當你要求別人的時候,真的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下,那樣的要求是否合理?是不是造成對方的困擾?你是否給予對方相對的尊重和體貼?如果對方拒絕,尤其是親戚,你是否一狀告到他們的爸媽或長輩那裡?

另外,我也很不喜歡平常沒聯絡,但一開口就要求你幫忙這幫忙那,實在是太工具人。平常你有關心別人的生活嗎?你有一年講個一、兩句話嗎?或是逢年過節也稍微記起來有這麼一個人?你出去玩得時候也有想到那個人嗎?還是只有自己需要才想到有這個人?可能是文化使然,對我們而言拒絕的話總是比較難開口。自己在這邊生活的體驗,有一點體悟,就是「不」比較好開口——不管是家人或親友。並沒有所謂的好或壞,只是我們比較怕傷害到別人,想要事事圓融,但他們覺得你不需要感到壓力,相信即使你拒絕,也不代表要傷害他們。我剛來這裡的時候,有時候被邀請參加活動,有些活動我沒興趣,但又擔心說「不」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總是很遲疑。後來他們發現我這個傾向,就跟我說「No pressure!」如果我不想就說出來,不需要委曲求全,當然你不需要很衝,就只是禮貌地說不,或是表達自己的意見,大多數時候其實也就這樣過去了。我發現他們自己也是這樣,然後親人還是親人,好友仍然是好友,親疏大家都很清楚,平常彼此付出多少、值得付出到多少也心知肚明,所以也沒有所謂傷不傷害的問題。

並非斤斤計較,只是希望要求對方「順便」做些事情的時候不要只想到自己,多一些尊重和體貼,不要造成彼此的困擾,不然就還是花多些錢找專業的吧!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還是有來有往,而非一廂情願,才能細水長流。當然,更不是說平常積累的存款就只是為了自己的需要,而是因為你真的重視彼此的關係,珍惜彼此的緣分。誠如喬安在文章所說,也是我的經驗,真正的好朋友、關心你的人,比如我的爸媽、摯友,通常不會要求我做任何事情,除非不得已才會很不好意思地麻煩我幫忙,也不會佔我便宜,他們時常跟我有的沒的聊幾句,花自己的時間、金錢在我身上,只是因為他們重視我,希望我一切都好,我知道對我而言也是如此。

總之,沒有人喜歡被當工具人,「將心比心」大家都聽過,你不能只要求對方為了你的利益付出不求回報,而是先想想自己憑什麼要對方為了你「義務」付出呢?我想這樣才是真的尊重、體貼他人,並且真正的「互相」幫忙。

畫畫 Drawing

我一直都蠻喜歡畫畫的,老家有我許多從小到大的隨手畫,有一些早就被丟了,因為不知道要擺哪。可能小的時候也想要畫畫維生,但媽媽說當畫家會餓死……囧

最近有空閒,拿了色筆就開始找YouTube上的影片開始再次仿畫,YouTube上面有很多很棒的教學影片。畫畫的時候也很開心,尤其是動物,覺得動物真的很特別、很酷啊!我家那隻很喜歡,前幾天傳給爸爸看,他難得誇了幾句。想想雖然這是個沒什麼人氣的部落格,還是可以貼在這裡當記錄。

恫嚇/防衛的狼仿畫自Art.Simple頻道教學
向著月亮嚎叫的狼,很像感到孤單時的,仿畫自Art.Simple頻道教學

自己畫的史奴比

憨厚的忠實的熊,仿畫自Art.Simple頻道教學。旁邊也是從YouTube Jazza的頻道練習仿畫。

畢業了!Commencement!

和同學一起畢業典禮! Commencement!

終於在異鄉完成2年的碩士學業啦!(撒花)而且真的可以見到我大多數的同學,大多數人可能就見這麼唯一一次。

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兩年都是線上完成所有的學業,跟在台灣的求學完全不同。過來之前,台灣的疫情還不像國外嚴重,所以國外已經開始實施線上或是混合課程,而現在台灣的疫情相較之前嚴重多了,所以陸續有學校開始施行線上課程,看到那些新聞的我也是頗感慨,在此想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一些體驗。

線上同步課程的最大優點就是不用開車,省去交通往返的時間。對!尤其是在美國!雖然路比台灣寬,路上摩托車比台灣少很多,但還是不會想幾乎每天開車去學校,尤其是上下班尖峰時段,其實還是很塞,我想這點不管在哪都一樣。如果學校離你家很近,可能這點不算什麼,不過不適用在我身上。但美國國土較廣大,沒車就像沒腳,大多數的人其實不會住離學校很近,除非像之前在台灣,住學校宿舍或租離學校很近的地方。甚至我有些同學是住在別的州,所以視訊上課的確是非常方便。另一個優點就是可以時間快到再登入上課,不必往返建築物,當然也就不需要提早到,尤其是如果連兩堂課在不同棟。雖然在台灣,有些建築物之間的距離不會太遠,所以不大有問題,但以自己的學校而言,如果要移動到不同的建築可能就花掉中間的下課時間了。另外一個優點就是時間真的蠻有彈性的,因為只要登入就可以上課,你可以開車聽、邊走邊聽、隨時登入隨時聽!另外,通常教授也會錄音錄影,所以如果你錯過了,或是有哪些沒聽清楚的地方,只要在連結失效前,隨時都可以點連結進去溫習,其實是蠻方便的。當然,實體上課也是可以錄音錄影,但線上課程的直接錄製還是比較方便。

當然,線上同步課程的優點反面就是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因為太方便,所以很容易分心。如果是年紀較長的學生,比如我自己……因為比較清楚自己的目標,也知道學費很貴,所以就會規範自己好好聽課。但如果是比較坐不住的學齡孩童,也許很難要他們乖乖坐在螢幕前或是仔細聽講一個小時左右。當然,即使是面對已經成人的學生,教授也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專注整堂課,所以總會設計一些課堂活動增加參與度,確保學生維持一定的專注力。另一個缺點,就是缺少和同學的直接互動。雖然可以透過團隊作業而認識同學,但畢竟也只是透過螢幕,除非雙方都有心,主動想認識對方,並且私底下持續互通有無,不然很難真正了解對方,當然更遑論深入結交朋友了。雖然就算直接互動也不一定就能結交朋友,但因為視訊的關係,其實考驗主動性,再加上疫情,就算起了頭,也往往不了了之。最後當然就是畢竟線上課程是很依賴網路的,如果網路出問題,當然就會耽擱,如果是學生方面有網路問題,可能不至於影響全班,但教授就會影響到授課。記得有時候是教授的網路出問題,所以就被自動登出,我們也是滿臉問號,但也清楚怎麼回事,所以就要耐心等教授回來,當然課程無法避免被中斷了一下。

自己也覺得有點無奈和驚訝,居然真的上了整整兩年的線上課程,有些教授也被迫學習和熟悉線上教學,並且使用各種輔助工具教學;學生也必須從中調整學習,比如如何利用電子郵件或是其他輔助工具發問或學習。其實,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主動」學習的精神在疫情之下,在螢幕底下就更為重要,畢竟教授不可能一直盯著你,但你還是要在時間內完成交代的作業和考試,並且確保自己「誠實」遵守相關規定。這波疫情持續了許久,其實大家也已經有些疲乏,也許對於台灣而言,真正巨大的考驗才真正開始,而國外的人們已經開始陸續尋找開心之道了。即使如此,學術機構和醫院還是比較有在留意疫情,像學校就還是要求所有參與畢業典禮的人都要戴口罩。而我自己日常生活也還是都有注意,畢竟病毒不分你我,健康是最重要的!

再次謝謝所有人的鼓勵和支持,也謝謝所有的祝福和小禮物。也很高興遇到好教授、好同學,雖然之後各奔東西,但也許在未來的某天又有交會的瞬間吧!往後一定有更多的考驗在等著,至少對我而言還有好多關,漫漫長路,也許走了一遭又覺得沒那麼長。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2022新學期開始

來寫書法吧!

新的學期從這周一開始啦!也是最後一個學期啦!(終於!)

除了一樣希望所有事情都順利結束以外,也有其他需要煩惱的事情。主要煩惱的是COVID-19,另一個煩惱則是找工作。疫情已經持續快兩年了,代表我也已經快兩年沒有回家、回台灣啦!也代表我已經有兩年沒有辦法回家跟家人一起過傳統農曆年。總是很掛心老爸老媽的身體健康,雖然我維持每天視訊看看他們,但總是希望可以親自確認爸媽的情況。弟弟已經有自己的新天地,雖然也會很想跟他好好聊聊,但也可以理解他的忙碌,仍希望有機會再好好講講話。和老朋友們仍然保持聯絡,雖然大部分是文字,不過至少都可以知道大家的近況,也知道大家都平安健康。之前想說疫情似乎有比較平緩,沒想到來了個新的變種病毒Omicron,真的是很傻眼!這下子不知道隔離政策要持續多久,目前雖然有過年專案,但對我而言沒用,我比較關心的是過年之後呢?真希望回家的路可以簡單一點,現在因為病毒的關係,若回家一趟,真的是花錢、漫長又辛苦,然後家人還會擔心病毒的問題。真的是很複雜啊!

工作的部分,我知道不少同學開始找工作,不過我畢竟還是國際生,還是要拿到工作許可才行。要等許可,許可下來之後也不知道能否順利找到工作。雖然應該是可以,但也不知道找到的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進入不同文化的職場也不知道能否勝任,有時候還是會想說自己怎麼這麼大膽離開「舒適圈」。現在即使擔心也來不及了吧!(遠目) 我知道鄉親父老非常期待這個部分,我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呀!我還是希望工作的同時也能回鄉一趟,或者還是先回家一趟,簡直是要得思鄉病啦!今年台灣似乎有不少重要事件,比如2022年11月會有六都和議員選舉,我還是希望可以回家投票。去年的公投沒參加到,不過今年的選舉希望不會錯過。

這學期的課程還是有吃重的部分,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自己沒事找事做。還是希望關關難過關關過,新的農曆年要到了,今年農曆年較早,假也較長,1/31就是除夕了,實在很想念傳統農曆年的氛圍。希望親愛的家人朋友都平安健康!我們可以趕快相聚!

虎虎生風!虎年行大運!

雪季

厚重的積雪!桌上的積雪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積雪的程度。積雪已經到我的小腿肚啦!

暴風雪的晚上,風呼嘯而過屋子外的每一個角落,不管是屋頂、窗戶還是外面的門。由於這是棟老房子,有時候還真有點擔心是否真的撐得過去。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聽到狂風掃過庭院的老樹,除了針葉樹,入冬後的樹木已經沒有葉子,光禿禿的枝椏伸展著,有時候也會想說他們不知道挺不挺得住。後院的矮針葉樹早已妝點成聖誕樹,有時候也會有點擔心上面的小燈泡和小球裝飾。有時候是下午先下點雨,持續下著下著到晚上,滴答滴答的雨滴聲會轉成咚咚咚,這時候就知道開始變成小顆粒的雪。聽著很像故鄉的颱風聲,空氣非常的清新,想著親愛的爸媽和盼著疫情不打亂返鄉的心情,就這樣睡著了。

早上起來,雪白的世界顯得更加銀白,陽光下的雪反射著一片潔白冰冷,矮小的灌木叢被厚重的雪掩埋,而高聳的老樹枝幹承載著一層雪,有時候會聽到啪搭的聲音,枝幹承受不住厚重的雪,雪就這樣灑落下來。圍籬、階梯、郵筒、道路、鄰居停放外面的車子全都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白雪。很漂亮也很浪漫,但真的可以體會到「凍」的感覺,但同時也有些愛睏。然而,因為雪覆蓋了車道,剷雪車會出動把街道的雪堆往路旁,以便駕駛人行駛。而自家門口的車道就要自己剷啦!其實剷雪真的蠻累的,雖然有最普通的人工剷雪,也有電動的,但是堆疊的雪其實是很重的,才剷沒幾次的我早已累趴,交給強壯的人消耗卡路里了。

今年的雪季開始了!經過一夜的暴風雪,今天早上外面的積雪大概有一英尺,大概是30公分啦!這周末大概可以去玩雪上摩托車吧!

雪上的活動其實也不少,就算是普通的丟雪球也很有趣。不過快速做好雪球並丟出去其實也不簡單,已經習慣雪的人們總可以很快就做好並發動攻擊,像我就動作太慢了…囧…公園也可以看到大人小孩玩滑雪,其實就簡單的板子或輪胎,接著就像在台灣滑草一樣,從頂部滑下來,速度很快也蠻刺激的,算是蠻省錢的活動。不然真正的滑雪是很貴的!也許有機會也來試試簡單的滑雪,不過可能先從半山腰開始,雖然摔到雪上也是軟軟的,倒是不大會受傷,穿暖最重要。

希望有個平安快樂的雪季。也希望有機會可以帶親愛的爸媽身體健康,可以帶他們體驗雪的有趣特別之處呢!

關於文字 About Characters

雖然現在閱讀和學習的語言是以英語為主,但是我還是有很多機會持續接觸自己的母語,拜網路發達之賜,用臉書或是Youtube等平台,還是會有很多機會看到自己的文字。

我收到的回饋!The feedback I got!

英語和中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畢竟分屬不同的語系。中文本身又可以因為不同地區而有不少差異,英文當然也可以有不同的分支,但是我不是語言學家,這邊就不要班門弄斧了。以我自己的母語為例,和英文的差異不只是書寫,還有發音上的巨大差異。那麼,有美國學生學中文嗎?有的!但是,是簡體中文!撇開學習背後的獲利動機或是牽扯到政策、商業利益,還有人數上的相對弱勢。對我而言,實在很可惜,因為文字不只是工具,還蘊含了文化。繁體中文寫起來當然是比較複雜,但是他們的「繁」正是它之所以獨特的原因。當我需要跟外國人解釋文字的時候,我可以利用部首或是這個字的樣子、形體協助他們理解這個字的意思,雖然他們都覺得發音很困難,但是也覺得很有趣!而這個方式也可以幫助他們記憶。

最近由於學校的訓練課程,其中一項是用自己的文字介紹自己國家的成語,上面的圖片就是我繳交後得到的回饋。當我看到這個評論的時候真的是很開心呢!因為自己的語言得以稍稍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當然是很開心的!另外也可以讓更多外國人知道繁體中文之美,真有難以言喻的滿足!當然,我不大可能跟他們解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但是我可以藉由其形讓外國人可以更加親近繁體文字 ,這也是件開心的事。每個語言都有其獨特的地方,語言是一個人的根,是辨識自己從何而來的其中一個線索,所以對自己的根有基本的了解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

我以自己的母語為傲,也藉由上面這個小小的分享,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自己獨特的文字啦!好好學好自己的母語,進而了解其他語言。台語也是我的母語,但是台語對外國人而言當然是更困難啦!有機會再提這個部份了!啊!咻了一下就開學啦!又是忙碌的開始 @@”……希望可以都是遠端教學XD

要開學啦!(望) Another Semester

爸爸愛仙人掌,可惜自己種的還在等開花。>”<

轉眼間已經八月,可想而知這個暑假沒機會回家一趟了。新學期即將開始,許多開學前準備工作也陸續開始,有的則是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暑假期間原本是有機會回臺灣過一些節日,比如端午節,但是因為疫情打亂計畫,所以只好乖乖待著,雖然心裡總是有些傷心。這周是台灣的爸爸節,接著就進入台灣傳統鬼月,然後開學的腳步也更接近了。台灣的傳統節日是我頗想念的其中一個文化特色,不但有吃又有得玩,節日的背後也有許多有趣的傳統故事和習俗,一點都不無聊。以往爸爸節總是全家跟老爸一起吃個大餐,雖然今年爸爸節無法一起吃大餐或蛋糕,但是還是會送上給爸爸的祝福,希望我家的老頑童可以身體健康,保持心情愉快,平平安安,這樣我就很滿足了!爸爸節禮物就留著等我回去給親愛的爸爸,還要給爸爸一個大大的擁抱。自從爸爸嘗試回公司上班,我總會不時想一下:「不知道爸爸壓力是不是很大?」「不知道爸爸下次檢查結果如何?會不會被影響?」「不知道老爸有沒有記得喝水、運動、乖乖吃保養品?」總之,想一堆問題,無非就是希望爸爸可以維持身體健康,也希望可以多幫他的忙。因為我家爸爸總是不會輕易開口,真是個含蓄的男子,哈哈哈!

農曆七月雖然是鬼門開的日子,在鬼月也有不少禁忌,但是我還是蠻喜歡這個節慶的。因為跟媽咪一起去採購拜拜的食物和用品的同時,也可以選很多我們自己喜歡的零嘴,我總是很享受跟老弟一起去搬零嘴飲料的逛街時光呢!西方沒有鬼月,只有萬聖節,可惜萬聖節也只有一天,起源也不同,更不是像台灣鬼月的意義!我很喜歡台灣傳統鬼月的故事背後的涵義,七爺八爺在鬼月放假沒在外面巡視,而鬼怪放暑假,親友的魂魄會回家看看家人,爸爸會帶著全家人一起拜拜,希望闔家平安。陽間的人們也會備以豐富的食品以饗鬼魂。普渡則是希望超渡無主孤魂,也期望陰陽平安。還有充滿台灣特色的城隍廟及各式大廟,也是很有民俗特色的文化資產!鬼月雖然有不少禁忌,講到鬼也許有點可怕,但也覺得那份溫柔的祈願頗為動人。

親愛的爸爸,父親節快樂!身體健康!我愛你!也希望大家都有個平安的農曆七月!健健康康!期待跟親友相聚的日子!

美國國慶與泛舟 Independence Day and Rafting

美國國慶期間很常看到的賣煙火小販,通常會在超市前面出沒!未滿16歲的小朋友是不能自己去買煙火的!

轉眼間已經快要七月中了,這陣子還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回臺灣,所以今年7/4的美國國慶就待在這瞧瞧。

哈哈!但其實也沒有機會做太特別的事情,比較不同的大概就是販賣煙火的部分,因為每州的氣候不同,所以對煙火的限制也不一樣。在臺灣,煙火可以隨時在一間小小的柑仔店買到,但猶他這邊因為氣候太乾燥,所以只有在接近國慶的時候可以買到,你可以在超市、煙火小攤販買到,煙火種類跟在臺灣玩得也頗類似。而施放煙火的地點一樣都有限制,如果有立牌禁止的區域絕對是禁止放煙火的,大部分是靠近山林的地方,不然也是會被罰鍰的喔!所以家門口、後院還是能玩煙火的,只是要注意別讓煙火釀成火災。看到隔壁鄰居小朋友玩煙火的情景就想到自己小時候放煙火的情景呢!在主要大城市也是有施放煙火,不過是離家很遠的地方,所以只能聽到「砰!砰!砰!」和些微的高空煙火秀。在空軍基地應該會有空軍飛行表演,但是我並沒有特別查,所以也沒有特別去看。此外,也有聽聞有遊行,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也沒有特別去特定的地點等遊行隊伍,但有看到路邊攤賣可坐可佔位置的小凳子/椅子,哈哈!路邊空地也會擺放一些遊樂設施,國慶期間開放給大小朋友一起玩,但是還是只有經過。天空會有一些小小的星星氣球,也會看到一些家戶在門口插美國國旗,商場等區域外圍平常就已經有升國旗,商店裡面則是裝飾代表美國國旗顏色的小三角旗。看到那些,真心覺得多數美國人似乎很愛他們的國旗啊!XD

Weber River Rafting!

由於要避開國慶假期的人潮,應朋友邀請,決定選周一(國慶隔天,雖然國慶剛好是周日,但不是每個人周一都有補假)一起去Weber River泛舟。想像中的泛舟是像秀姑巒溪的很刺激等級,不適合帶手機同行。但事實證明我想太多,是這條溪是等級2,除了偶爾較大的落差,其餘時候是非常愜意,剛好給初學者。時間選得好,天氣剛好,也有足夠的水量,我們的船包括教練只有5個人,出發前有簡單的口令動作說明和訓練,沿途教練會介紹風景。也有一些有趣的景況,比如會經過一條很低矮的橋,這時候全船的人都必須平躺,槳也要平放。此外,也有經過一條橋,兩邊都是燕子築的巢,密密麻麻,一群燕子飛進飛出,到達終點全長大概經1.5~2小時,要看流速。沿河有人釣魚、坐在個人甜甜圈順流而下一邊玩水、看母鴨帶小鴨……等。是條適合親子同樂的溫和河流,在河流上欣賞不同的景致,度過有趣的上午!

台美生活大不同 Differences Between Living in Taiwan and USA

巨大蒲公英,像蒲公英一樣要適應不同的環境…Like the dandelion, need to adapt different environment…

到美國求學也大概快1年,這期間也感受到兩個國家的不同處。這次想到想趁暑假把一些不同寫出來。

記得首先讓我吃驚的應該就是「進室內不脫鞋」這件事了。在臺灣,我們都會脫掉室外鞋換成室內鞋,有時候即使來家裡幫忙維修家電用品的維修人員也會主動脫鞋進室內。不過我發現在美國,他們沒這樣的習慣,常常是把鞋子在門前的地毯嚕一嚕,把泥土或是其他髒汙嚕掉後就直接進室內,維修人員等更不可能脫鞋子。這讓習慣進室內換鞋的我頗不習慣,雖然我們自己是遵循臺灣的美德,哈哈!要不換上室內鞋,要不就是在室內只穿襪子。不過有客人來會待比較久的時候,就常常要請他們脫鞋,一般而言他們都能理解,所以也會配合。不過如果是維修人員就只好等他們離開後再清理了。我想這大概就像在臺灣,如果有時候維修人員扛比較重的東西,我媽咪也會寬容這點吧!只是在這邊是不管有沒有扛重……

我個人是覺得脫鞋比較合理,畢竟在外面跑跳的鞋子真的會比較髒,嚕一嚕有時候也不會嚕掉所有的東西,所以進室內換鞋還是比較衛生乾淨,不然室內變成要常常清潔,但是應該大部分的人不會有那麼多閒時間清潔,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自己故鄉的習慣。

其次就是小攤販和餐車的差異。在臺灣,路邊或是騎樓下的小攤販常常隱藏著許多美食,帶著走,吃方便,不餓就當正餐的小吃是臺灣的其中一項特色,也是我非常想念的其中一項臺灣特色。不過這邊是不可能看到所謂的小攤販,美國比較類似的小吃形式就是餐車了。餐車可以出現在超市前面或是一個特定的小區域,超市前的話大概就是零星一兩個,夏天常見的就是冰品,會看到很多人排隊買冰;小區域的話大概停著五輛餐車,是比較長的車子改裝成的餐車,比較多熱食。不同天有不同的餐車,很像迷你小夜市,但不像我們圍成一區的夜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為餐車雖然選擇比較多,但每次大概都五輛,前面當然還是有擺桌椅的廣場給客人坐著吃。有時候會想說還有那麼多空間,幹嘛不擺多一點餐車XDD。但是餐車畢竟還是不如小攤販移動方便,也比較占空間就是了。

上次我有試餐車日式味噌拉麵搭煎餃套餐,老闆看起來是日本人,湯頭是真的不錯,肉和麵條也不錯吃,但是真的有點小碗。一樣半顆蛋,只是可惜一點不是溏心蛋。煎餃也是不錯,當然一定要淋醬油膏啦!配料的話,一樣有豆芽菜,但是沒有看到我也很愛的海苔,下次回臺灣也要再吃臺灣版的日式拉麵,配料還是比較多一些,哈哈哈!

先分享到這裡了,雖然大概沒很多人看 >”<